一、在家里放佛歌的功德
1、把俘获的鸟兽鱼虫放归自然,这是古已有之的放生传统。放生鸟兽,体现的是人的仁爱之心。仁爱的对象,原本是人。施之于鸟兽,展示的是放生者认同万物有灵的襟怀。
2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每当冬季农闲时节,山民们三五成群,带上猎狗,背上猎枪,进山狩猎。
3、一天,猎狗跟踪一只麂子,将它堵在独路中间。前后有凶猛的猎狗,左右是一上一下两道悬崖,眼看无路可逃了。生死关头,麂子不顾一切,“蹭”地从左边悬崖跳了下去,刚好掉在崖下我家的院子里。
4、父亲轻而易举地将这只麂子活捉,他找出一把尖刀,在石头上磨了起来,准备宰杀这从天而降的猎物。受惊的麂子浑身发抖,“咩咩”哀叫,惊恐无助的双眼看着母亲,又看看我们姊妹几个。那时我才8岁,这情景使我动了恻隐之心,我拉住父亲的手哀求说:“爸,它多可怜啊,好像还在流眼泪呢。不吃它吧。”母亲也是菩萨心肠,对我的提议马上表示支持:“是呀,麂子跳到咱家院子是想我们保它一命。如果把它杀了,就是我们的罪过了。”
5、父亲犹豫片刻,点点头要给麂子松绑,母亲又说:“不忙放,图个吉利,我们给它挂个红吧。”说着,进屋找了条我们几个小姐妹用过的红头绫子,小心地套在麂子脖上,死死地打了个结。麂子看了看我们一家人,便没命地跑进了山林。
6、时间一晃过了半年多,我们早把放生的事给忘了。一连几天,秋雨滂沱,一家人待在家里无所事事,我和两个妹妹在院子里跳橡皮筋。突然,小妹尖声喊起来:“快来看,我们的麂子回来了。”全家人甚为惊奇,一起跑出来看。果然,田埂上有一只麂子,脖子上的红头绫子已经褪色,它朝我家的方向走来,时不时还停下来定睛瞅瞅我家的院子。
7、雨停了,我们一家大小踩着泥泞往田埂边跑,想去看看这只可爱的麂子。正在这时,突然传来“轰隆隆”天崩地裂般的响声——天啊,后山垮岩了,大片泥石瞬间掩埋了刚才还是好端端的瓦房,一家人逃脱一劫。
8、母亲不停地拍着胸脯,说这是麂子报恩救了我们一家人。
9、(转)真实故事:被他放生又来救他的狐狸
10、真实故事:被他放生又来救他的狐狸到唐山出差时,有一位老者给我讲了一个有关放生的故事,说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。
二、福建放生地点公布寺庙名单
1、这位老人告诉我,在1976年以前,他是唐山某水库的管理员,经常一个人驻守在水库边的配电室里。因常常闲来无事,他喜欢上了垂钓,随着垂钓技术的不断提高,他钓的鱼常常吃不了,就存养在一口大缸里。这口大缸则放在简易搭建的厨房里。
2、1976年初夏的某个晚上,他还没睡,就听到厨房里有动静,他抄起家伙去看个究竟。原来是一只前来偷吃鱼的野狐不小心掉进了缸里,怎么也爬不上来了。想到前几次不明就里地鱼就少了,就想弄死这只讨厌而倒霉的狐狸。当他用强光手电照着狐狸正欲动手时,他看到狐狸的眼里满是惊恐,甚至还有眼泪,他的心又软了……最终还是放了这只野狐。
3、后来,他的鱼就再没少过。有两三次,他早晨起来,房门前还放着被咬断喉咙的山鸡野兔什么的。他就感念狐狸这生灵通人性、有良心。更令他意想不到、感慨万端的是,大地震骤来时,这只野狐居然挽救了他的命。
4、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左右,熟睡中的他,被一种急促的抓挠声音和呱呱鸣叫吵醒,他听出来是那只狐狸,就起身下床打开房门——那只野狐焦躁不安地仰脸望着他,并一次次地就地兜圈子,像一个有急事的满腹话语的哑巴。他就想,可能狐狸没找到猎物,饿急了,来求援了。可是,就在他想回屋里取吃的东西给它救济时,那只狐狸忽然咬住了他的凉鞋襻,狠命地往外拉。他忽然有一种什么预感。于是,随狐狸来到院子里。就在这时,举世皆惊的7.8级的大地震轰然降临,他居住的配电室瞬间即被震塌……
5、直到现在,年迈的老人还念念不忘那只被他放生、又来救他的狐狸,感慨万端地说:“地球就是个大家庭,大多数的生物、动物与人类息息相关,动物们尽管不会言语,却也有着同样的思维、灵性和良心……”
6、是发生在九十年代初的一个真实的故事。
7、老张是某局的一位科长,从前年起,得了一种怪病,就是浑身发冷,冷得厉害的时候,浑身打颤,六月天也要穿上棉袄。自从得了这个怪病,他面色苍白,浑身软软的一点劲也没有,所以只好病休在家。近两年老张看遍了省城的大医院,花了上万的钱,也诊断不出他得了什么病,更无从下手为他治疗了。
8、近日,他的一位亲戚向他介绍了一位民间挺有名的有神通的大师。张科长不信,先是拒绝看病,后来听身边的亲人劝说,也只好试试。反正死马当成活马医。
9、那天大师来了,张科长躺在床上,五月天张的牙齿还在打架呢。大师并不老,五十多岁的样子,身着朴素,但身上十分的整洁。大师看了张科长一眼,张科长打了个寒颤,心生一种莫名的恐惧。大师说话了:"受冤的阴灵不要害怕,我是来帮你解冤的,不是来害你的,你放心。”
10、大师坐下来,安静了一下,说道:"谁是张同志的亲生姐妹兄弟,留下来我有话说,其他人出去。”